English

中国葡萄酒企业需要“鹰冠庄园”

1998-02-02 来源:光明日报 吴雅丽 杨建明 我有话说

我国是一个巨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在市场。据统计,我国目前年人均消费葡萄酒仅为0.5升(一小杯),而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年人均消费葡萄酒已达110升,世界人均消费量也已达7.5升,是我国的15倍左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我国对葡萄酒的需求量正日趋增加,因此,中国葡萄酒消费市场被各国葡萄酒商普遍看好,都盯住了这个市场意欲争一高低,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中国轻工总会副会长潘蓓蕾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较快,已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优质高档干红、干白、桃红葡萄酒及高档起泡葡萄酒。目前全国有葡萄酒企业300余家,全国年产量为20万吨左右,其中干酒产量约占总产量的25%。葡萄酒市场也十分活跃,不少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尤其是高档干型红葡萄酒更为走俏。但与世界葡萄酒生产和消费相比,我国葡萄酒生产存在着企业规模小、酿酒葡萄原料缺乏、产品品种仍显单一、高档次产品不多等问题。作为一个潜在的消费大国,目前年产量占世界葡萄酒年产量(约为2500万吨)的比例也较低。

在前不久由新华社中国图片报和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召开的葡萄酒文化研讨会上,来自轻工、内贸、外贸、农林、酿造行业的专家和官员、生产厂家就中国葡萄酒业的历史、现状、发展前景进行研讨时指出,我国种植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布局非常分散,且大多数为小作坊式,规模小,效益低,发展缓慢,在国际上能叫得响的品牌也不多,在外商大举进攻面前,难以占领更多的市场。他们呼吁:中国葡萄和葡萄酒企业要上规模,就需要发展中国的“鹰冠庄园”。

所谓“鹰冠庄园”,是西欧和美洲一些国家对大规模生产经营葡萄和葡萄酒的庄园式经济实体的代称,并被国际葡萄酒协会组织所认可。英国有30多家这样的“鹰冠庄园”,年产葡萄约达5亿多公斤,各种葡萄酒约8000万公斤;美国有40多家,墨西哥有10多家这样的大规模葡萄酒生产企业。法国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厂家规模更大,有这样的大规模实体50多家,年产葡萄约达10亿多公斤,葡萄酒约7亿多升,其中一家最大的年产葡萄、葡萄酒分别是1.7亿公斤和1亿升,其数量相当于我国北方某省30多家葡萄园和20多家葡萄酒厂的总产量。前不久,法国的一个葡萄酒酿造专家来我国考察讲学,他非常诚恳地说,中国的葡萄酒质量完全能与西方的相媲美,但遗憾的是,中国的产量实在是太少了,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一直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生产经营葡萄和葡萄酒的“鹰冠庄园”。

在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根据我国目前葡萄原料不足的国情和地理特点,建议在荒山、丘陵等地带扩大葡萄种植面积。这样做,不与粮棉争地,又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全面发展,形成大规模的葡萄庄园。然后,可以将我国的老牌、名牌葡萄酒厂迁至这些大庄园附近或在庄园附近建立分厂,逐渐形成前工厂后庄园的生产规模,形成中国式的“鹰冠庄园”。同时,还要及早建立健全国际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掌握当今国际葡萄和葡萄酒市场的动态和行情,以便跻身国际葡萄酒消费市场。

潘蓓蕾副会长透露,我国葡萄酒产业规模小、效益低这一问题已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葡萄酒产业将加快结构调整,通过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横向联合、租赁、兼并、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组织跨地区、综合型的企业集团,首先重点支持长城葡萄酒公司、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争取在“九五”期间,让一部分中小型企业逐步转变成大中型企业,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壮大企业实力。但潘蓓蕾同时也特别指出,虽然发展葡萄酒产业符合我国酿酒行业政策,是利国利民之举,虽然我国有巨大的葡萄酒潜在市场,但也要看到,葡萄酒是我国人民正在逐步接受中的酒种,又是对原料品种有严格要求的酒种,因此,无论从人们的消费习惯转变来看,还是从葡萄酒本身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葡萄酒市场的培育尚有一个较长的时期。因此,各地在推动葡萄酒业上规模上档次时,一定要防止重复建设,切忌一哄而上。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